发烧辨证——实践应用篇
基础常识

发烧辨证——实践应用篇

作者:   2016-05-26 浏览:19899次

发烧辨证:

1.问怕冷怕热——判断伤寒还是温病的第一步,伤寒加热就可以,温病加水就行;

2.问手脚冷暖——温,说明热能较足不用处理;凉,就要热敷手脚或泡脚啦;(热能)

3.问口渴:渴了就给喝,说明身体需要;反之就不需要啦,一切听身体的;(水分)

4.问是否汗出或大小便:通道通汗出烧既退,说明是伤寒发烧;不退,也要看时辰是不是半夜子丑时或下午申时,身体正在打仗中;边烧边有大小便出来也是好事,排寒了,通常这时候小便多而清长,大便软稀或水样;(通道)

5.看精神状态,虽然高烧,但吃喝玩乐根本没受影响,那不用担心,能量足着呢!不好的话要给于能量支持,妈妈的鼓励也是药,必要时补能量散或配加味生脉理中汤;再者,如果只是睡着,也不用干涉,睡觉是大补!

加热,把体内停滞的“发酵垃圾”给“暖化”,然后顺时揉腹把垃圾排出来,就好了。其实,按照至简理论也很简单,就是能量不够,所以“加热”,然后揉腹把“通道”疏通开……不用管发烧本身,垃圾清理走,管道疏通开,发烧自然就解了。

其实,小孩子发烧主要就伤寒和积食便秘内热,这样就不用纠结是伤寒还是温病了……而且一般还都都有两种因素相交。但遇到便秘发烧,以温腹部,通大便为主。最近经常遇到这样的宝宝,刚才说的方法基本就可以。发烧是最简单的事,其实也是好事,说明孩子的自我免疫和调整能力很正常。发烧本身不可怕,但是要明白发烧的逻辑。外感风寒,就是身体手冷,身体“冷缩”,毛孔关闭,里面正常代谢的余热发散不出来,就郁热成了外在的发烧症状,其实毛孔打开,自然退烧,不太建议直接干预太多,因为发烧过程会把体内深层次的垃圾给“融化”和蒸发出来,好事,尤其对于不常发烧的成年人而言。渴说明体内的水不足。阳越(孩子会烦躁,暴躁不安,口唇红有一系列水不足的症状)这个时候发汗会坏病的。积食或便秘发烧,就更简单了,本质上都是“内积”,在消化系统(中焦),有一堆“垃圾”卡在那里,就像现实中的“沼气池”逐步开始发酵,发酵生热,一开始人会“上火”,稍微重一点,或者遇到有点外在风寒,大量的热不出,就成为“发烧”了。对应原理就是除掉垃圾,方法就有很多了……垃圾一除(大便一通),没有了“发烧源”,所以自动就不发烧了……如果没有对应的消食化积和通便的药,暖腹加揉腹,一般一会就可以了,越厉害,好的越快。现在冬天吃的多吃的好,所以宝宝多积食内热病,夏天外面热,屋里空调多,所以宝宝多伤寒病……时代病啊都是……最近见几个咽喉肿痛,舌苔黄腻的,都是艾灸涌泉,腹部暖热水袋或者艾灸中脘,配合多喝热水。就解决了……


版权所有 : 汕头市至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WWW.ZHI-JIAN.NET
技术支持 : 龙鼎腾信